

2015-11-08史懷哲2.0成果發表會2分鐘濃縮版本
感謝第一屆同學在臺灣各地長駐,觀察到了許多許多的結果和故事13個計畫在台灣各地,有高山、離島、部落、小鎮、城市,這群青年用1-2個月的時間,去沉澱、反思,駐紮在自己規劃的地點。
這天,他們站上講台,一個個述說自己遇見的人、事、物,有的發現了問題,有的得知其實在地過得很好,有的捲起了袖子開始實踐改變的可能。這些,都是臺灣的青年們所做的努力。
若對於他們的每個計劃想深入了解,以下是
史懷哲2.0成果發表會影片播放清單https://goo.gl/ZWXcFK
[史懷哲2 0計畫]夢幻島故事
--記得開字幕來看故事唷--
小懷是一個滿腹熱血的夢幻島青年,
有天夢幻島爆發了失業危機!
小懷要如何協助小飛俠、虎克、美人魚呢?
就讓我們透過小懷的夢幻島故事動畫
一起了解史懷哲2.0的理念吧。





窮村集資買彩券「樂觀買希望」籌4.8萬僅中2百。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20727/34398108/
該則新聞,傳達了在地的無奈。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的老人家下山去醫院做一次復健需花費千元車資,雖後獲贈企業捐助的復健鞋,但仍無法解決問題的根本。這讓我們思考以下兩點:
(一)臺灣在地其實仍有許多在地困境,是我們所想不到的。
(二)在地真正的問題在哪裡,各鄉村都有不同的答案。
(三)問題並非到訪即可發現,是需要長時間連續的觀察。
(四)問題的解決辦法難以三兩人辦到,需借助企業廠商協助。
適逢今年為社會企業啟動年,如何從社會企業的模式中找到在地自給自足的可能性,
同時是在地的困境和可能性。
「我憂心忡忡地看待未來,但仍滿懷美好的希望。」─史懷哲
史懷哲2.0的目標
1. 培訓青年於暑假返轉長駐在地,學會沉澱並理解當地的聲音。
2. 尋找圍繞在地周遭的相關問題,並嘗試提出解決問題的社會企業模式。
3. 協助青年跨越在夢想過程中將遇到之高牆,培育成未來改善城鄉差距的
重要人物。
4. 以三個階段完成上述三點目標:
A. 史懷哲2.0培育營
培育營目的:透過課堂學習與團隊互動,學習返轉臺灣所需能力及相關培訓,
並作為返轉長駐行動錄取之優先條件。
B. 返轉長駐行動
返轉長駐行動目的:青年自我撰寫史懷哲2.0計畫,通過錄取後,
於暑假深入返轉在地調查、了解其所需要的資源與方法,
並於結束後提出實踐計畫。
C. 實踐計畫
返轉長駐行動後,看見在地改變的可能,撰寫實踐計畫書,
或著手規劃社會企業模式。完成實踐計畫書後,將舉辦公開發表會,
同時尋求企業、組織、廠商、個人等贊助。
透過贊助,完成實踐計畫書之內容,或建立起能永續經營、
改善問題之社會企業模式。
其實,志工不一定得到孟加拉、尼泊爾、非洲 ...
花蓮門諾醫院創院院長薄柔纜曾說過「臺北的醫師,到花蓮很遠,去美國很近,」
在臺灣,還有很多很多土地,等著我們去深耕。
偉大的旅程,不一定要買機票到世界的盡頭;
或許就在莒光號到得了的地方,就已有雙眼在盼望著。
ver1.0的史懷哲精神,是哪裡有需要,就去哪裡。
ver2.0的史懷哲精神,多了在地生活、體會,
除了奉獻,還有更多社會企業的永續經營。
用一個盛夏的返轉,告訴我們:你所看到的臺灣,以及你想為它做的堅持。
「只因助人的雙手比祈禱的雙唇更神聖」─英格索爾
「真正幸福的人,是那些已經開始尋求並知道如何幫助他人的人」─史懷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