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竹塘鄉,童年記憶球中的米蛋之鄉。「史懷哲2.0在地會議」

  • 作家相片: Eason Liu
    Eason Liu
  • 2015年9月1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竹塘鄉,童年記憶球中的米蛋之鄉。「史懷哲2.0在地會議」

彰化縣竹塘鄉

負責人:劉又豪

不同於史懷哲2.0多數計畫前往的東、南方部落,

又豪選擇長駐的地點是彰化縣西南方的竹塘鄉。

隔著濁水溪與雲林縣對望,百分之八十五的居民都是農戶

彰化的蛋,囊括了台灣七成的產地;

而竹塘,又囊括了彰化七成的產地。

乘法算一算,全台灣接近五成的蛋,都產自這樸實的小鄉鎮。

更厲害的是,這裡的米可是赫赫有名的竹塘米,又稱台梗九號米。

相較於部落,竹塘或許讓更多漢人有畫面,佇立在田間的天后宮;樹齡超過一百歲的老榕樹;阡陌縱橫的綠油油稻米田;大眾運輸很不發達,但開車20分鐘就可以上國道的交通網絡。

但也竹塘也有自己的美麗與哀愁,我們拉起板凳坐在天后宮前,聽著又豪訴說第一天就走遍了整個竹塘鄉(其實就三個主要街道),並在跟著華山基金會和前往牧場打工拾蛋的日子裡,看到的許多城鄉差距問題。

住台中不習慣的阿嬤、偶爾才能回家探望父母的兒子、長期需要關懷對話的思覺失調長者、不含勞健保的16K月薪、想要倒廢水入溪的科學園區等等 ... ...

又或許,這些文字和影像,在城市打拼的你我,腦中的記憶球都褪色了,但藉由又豪的紀錄,讓這些記憶球保存下來吧,成為時代更迭的歷史,以及你我的核心記憶。

在地會議是這次楊弘仁董事長和張耀懋教授,趕在颱風來之前,搭乘飛機、火車、計程車、租車、高鐵,繞行了台灣一圈,希望為在地的年輕計畫執行者們加油打氣,並且共同思考未來計畫更多的可能性。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Twitter Long Shadow
  • Google+ Long Shadow
  • Facebook Long Shadow
  • LinkedIn Long Shadow

史懷哲2.0返轉臺灣在地深耕計畫

bottom of page